首页 » 房产频道 >

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正式投入使用

2020-08-26 09:00:32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正式投入使用。

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正式投入使用。

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浚洋1”曾参与该项目施工作业。

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浚洋1”曾参与该项目施工作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妍通讯员陈瑜、唐旭妍、许霞、徐源雾、罗龙腾、钟君敏、赵小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李妍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昨日,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正式投入使用。

  该工程被称为广州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头号工程”。它的启用结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区巨轮单向通航的历史,实现10万吨级与1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铺建了一条更为宽广通畅的海上之路,是广州港能级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将为广州港以及周边港口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和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头号工程”:

  全长66.6公里航道水深17米

  据广州市港务局局长陈洪先介绍,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工程投资概算为29亿元,2015年工可批复,2016年10月开工建设,将南沙港区至珠江口全长66.6公里航道由243米拓宽至385米,航道水深17米。

  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后,预计可大幅减少每艘船舶等候时间,有效降低港口和船舶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广州港的通航效率,为各大班轮公司和各类大型船舶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快捷的服务。

  据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柏欢介绍,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也是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头号工程”,该项目投资金额为广州港航道建设历史之最。在这66.6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建设时,曾空前汇聚了以亚洲第一大耙吸船“浚洋1”为代表的众多主力挖泥船,一度呈现出“九龙治水”的施工盛景。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顺利完工及全线投入使用,是广州港出海航道大型船舶单向通航历史的结尾,更是推动广州港航高质量发展、加快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新开端。

  黄金水道:

  广州港今年7月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陈洪先透露,广州港出海航道全长160公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从1996年开始,交通运输部、广东省和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州港出海航道的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出海航道一期、二期工程、三期和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累计投资超70亿元,有效保障广州港航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广州积极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枢纽建设,广州港国际大港地位巩固提升,2019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五,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在新华·波罗的海指数中上升至第13位。港航辐射能力持续增强,港航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集装箱班轮航线总数达225条,全球前20强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展业务,与全球53个港口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今年1-7月份,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63亿吨,同比增长0.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5.16万TEU,同比下降0.42%。其中,广州港7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213万标箱,增长8.11%,创历史新高。

  意义重大:

  有助于珠三角物流加速与世界各地的周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昨日起,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正式投入使用,碧波浩荡的珠江口广州港航道上,10万吨级与15万吨级巨轮可以实现同时双向通航,会遇的情形时有发生。

  中海天王星号船长赵建新告诉记者,他常年驾驶船舶往来于广州的南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港口,目睹了广州港最近二十多年来巨大变化,从最初的黄埔港到如今的南沙港区,码头和船舶越来越多。对于运输大型船舶的航运公司来说,广州港深水航道的拓宽,可以减少船舶进出港等候的时间,也就是说可以节约成本,加快物流周转的速度。

  赵建新说:“航道没拓宽前,大型船舶进出港需要等候,广州港的航道通航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航道拓宽后,方便了客户,对整个华南的经济有好处,物流方便了,很多的商务投资机会都会过来。”他认为,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引擎作用,广州港深水航道的拓宽,从长远来说,对广州港的发展和远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于珠三角的物流加速与世界各地的周转。

  广州港引航站的高级引航员杨毅军回忆说,他1994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港工作,那时候航道仅仅可容纳万吨级船舶,航道窄,水深不足,航道通航能力低,重载船舶如果想进港,就要等候潮水,有时候甚至要等待一两天才有合适的潮水。

  他感慨说:“如果港口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就会严重影响港口经济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广州港南沙港区的三期工程已经投产,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从2016年开始施工,到今年顺利完工,全线贯通,目前已经实现了10万吨级和15万吨船舶双向通航,彻底改变了过去广州港从珠江口到南沙港区,大型船舶只能单向通航的历史。”

  杨毅军说,航道拓宽了,运转效率提高了,航行的条件改善了,船舶在港的停泊时间就会缩短,就能提高集装箱班轮的准点率,这样对提高广州港的综合竞争力、对广州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引航员来说,航道拓宽后,我们在船上等候的时间缩短了,也会降低工作强度,缓解工作压力。”据杨毅军介绍,过去广州港引航员每月需要引领大约15艘次船舶,由于经济发展,现在每个月大约需要引领20艘次船舶。航道拓宽后,广州港通航效率大幅提高。

  据陈洪先介绍,下一步,广州港将继续推动环大虎岛公共航道、桂山锚地扩建工程建设,并开展20万吨级航道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将加快建设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等重点工程。预计至2020年底,广州港将新增3个大型深水泊位,新增年通过能力400万吨、新增汽车通过能力32万辆,进一步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有力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为什么要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

  据广州市港务局人士介绍,广州港出海航道是珠江出海口的深水主航道,是珠三角港口群连接国际航道、通达国内外港口的水路运输大动脉,是广州港、东莞虎门港、中山港和深圳西部港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其中,东莞虎门港位于珠江东岸,广州港出海航道是其船舶出海的唯一通道;中山港主要集中在横门水道上,通过横门出海航道与广州港出海航道相接;深圳港西部港区的出海通道之一铜鼓航道在伶仃水道与广州港出海航道交会,是西部港区大型集装箱船的重要航路。

  随着珠三角港口群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大型集装箱班轮进出密度的不断加大,使目前10万吨级单向通航的航道存在较大安全压力和安全隐患。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荷载量为19100标准箱的“中海环球”轮、马士基旗下18000标准箱的“美迪马士基”轮均曾靠泊广州港装卸作业,15万吨级“云顶梦号”邮轮也于2016年11月在广州港开始运营,越来越多的巨轮靠泊标志着广州港一流的码头接卸能力,但也对广州港出海航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超过5万吨级船舶进出港艘次的大量增长,大型船舶将与对向行驶的其他大小船舶相互制约,延长船舶等待航道时间,增加港口及航运公司运营成本,加大航道安全管理风险。航道这一瓶颈问题严重制约广州港的进一步发展和广州国际航运枢纽的建设。

  鉴于此,为快速解决大型船舶双向通航的迫切需求,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66.6公里航道分两期实施,一期先实施南段50.2公里航段,将出海航道由243米拓宽至385米,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公告按新的通航标准使用;二期工程南部8.2公里施工段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9月完工,二期工程北部8.2公里航段2020年4月3开工建设,7月30日完工,至此全线完工,8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

  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参与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

  昨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互联互通、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头号工程”——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正式通航,彻底结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区大型集装箱船舶单向通航的历史,实现全线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减载)双向通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交广航局了解到,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浚洋1”曾参与该项目施工作业。

  历史上,中交广航局多次参与广州港出海航道工程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出海航道浚深预备工程,到广州港一期、二期、三期出海航道工程,并多次负责出海航道维护疏浚的重任。在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建设中,中交广航局承担了拓宽工程I、IV、VI三个标段工程建设。

  其中,V、VI标段是拓宽工程6个施工标段中难度最大、工期最短、抛泥运距最远、安全管理风险最大的施工段,是广州港深水航道的“咽喉”所在,施工作业面狭窄,在短短8.2公里航段上,最高峰时有8艘耙吸船同时施工。

  承担本次施工任务的中交广航局、中交天航局等国内一流专业疏浚企业,充分发挥央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硬核”担当,集中调配优势资源力量,先后投入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浚洋1”及“通程”轮、“通恒”轮等多艘主力施工船舶,24小时不间断作业,同时选派骨干力量,加强科学管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并在现场开展了大规模劳动竞赛,提出了“比安全、比质量、比效益”的口号,开足马力推进工程建设,日均疏浚工程量超10万立方米,为项目按期完工奠定坚实基础。